智汇+首页 网站导航的icon
电话:
400-114-2025
小程序
帮助中心
logo
找需求
发布需求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列表 >
详情
作者: 南海科技 发布于: 2025-06-25 点击量: 64

为构建专业化、体系化技术转移生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关键一环”,6月24日,佛山市技术经理人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暨粤港澳医工融合精准对接活动举行,协会全体会员、医工领域相关企业及研究机构代表等逾百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佛山市技术经理人协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暨粤港澳医工融合精准对接活动。

 

本次活动以“汇聚转化力量,赋能湾区产业”为主题,由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协会联合主办。大会审议通过《佛山市技术经理人协会章程》与《佛山市技术经理人协会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

 

会上,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佛山大学、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季华实验室、佛山仙湖实验室、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南海大汉投资有限公司、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13家会员单位获授牌

 

13家会员单位获授牌。

 

大会同期举办了粤港澳医工融合精准对接活动。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分别与澳门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广州市寅瑞医疗投资有限公司、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南海区广东格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高创园科技孵化有限公司达成项目落地签约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最强大脑”集结

打造全链条转化生态

 

协会的成立,是深入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得到了市人才工作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和成果转化生态优化提供了坚实保障。

 

协会汇聚了本地顶尖的创新力量:涵盖佛山大学、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等高等学府,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前沿科研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等高水平医疗机构,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南海大汉投资有限公司等创新企业和资本力量,以及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佛山市南海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专业转化服务机构。成员单位覆盖了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中试验证到产业孵化、金融投资、医疗应用的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链条

 

新当选的协会会长刘经龙表示,协会将紧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产业创新”主线,强化自身建设,大力开展技术经理人培育,推动建立和完善佛山市技术经理人的职业认证体系与职业发展通道,全面提升佛山技术转移体系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能。

 

协会会长刘经龙。

 

破解转化堵点

构建职业发展“快车道”

 

协会在佛山多年探索形成的独特机制优势基础之上建立,旨在系统化解成果转化中的关键瓶颈。

 

一是有成熟培育体系。依托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连续6年开展技术经理人培训,在佛山、珠海、惠州、重庆等地累计举办40期,覆盖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在内的276家单位,培训超3500人次。

 

二是打通职业化通道。协会将探索以技术合同成交额为基础 、按约定比例支付服务佣金的激励机制,着力构建和完善佛山市技术经理人的职业认证体系与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破解“留不住、长不高”的痛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规范化、标准化。

 

三是推动高效协同。在市人才工作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部门指导下,协会将探索“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推进成果转化的新模式,有效联动政府政策、高校研发、企业需求与金融资本,形成合力攻坚转化难题的生态闭环。

 

链接港澳

共筑湾区开放创新“桥头堡”

 

活动现场,澳门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进行宣讲,并与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佛山强化与澳门产业界深度链接,借力港澳国际化“窗口”优势及湾区战略“接口”效应,吸引汇聚更广泛的国际创新资源。协会将积极与港澳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建立联系,共享资源网络、共育专业人才,加速构建“港澳研发+佛山转化”的创新协作链条,共同服务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佛山市在推动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向规范化、体系化、专业化方向迈出了坚实一步。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才工作局的共同支持下,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会员单位间合作,紧密对接本地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注入强劲动能。

成为服务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