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除了拥有一流的科研资源和灵活的政策机制,季华实验室还十分注重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等环节的服务投入。请您简要介绍实验室知识产权处的职能与工作。
徐志丹:先进制造领域的创新发展不但需要领先的技术和开创式的创新,还需要知识产权的数据支持与智力支持。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方面,季华实验室坚持系统观念,促进“知产融合”,建立了专业化的知识产权管理及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我们知识产权处就是实验室知识产权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服务机构,负责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及科技成果转让、许可、作价投资中的具体管理工作。今年4月,我们还牵头举办了季华实验室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围绕专利申请质量提升、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普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核心议题,通过专题培训、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实验室科研人员、孵化企业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为实验室打造“高价值专利培育-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创新生态链注入新动能。
广东科技:请您就“Micro LED微显示芯片关键技术成果转化”这个入选案例谈谈项目的基本情况、转化路径及应用前景。
徐志丹:当前,万物互联的智能社会已触手可及,5G的普及进一步推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其中,AR/VR被视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核心,而决定其成像效果、定义其形态的核心系统,则是微显示芯片。微显示芯片通常采用液晶屏(LCD)、数字光处理(DLP)、液晶覆硅(LCoS)、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Micro OLED)及Micro LED等技术。其中,Micro LED微显示芯片有望打破行业瓶颈,成为AR/VR成像系统的下一代解决方案。然而,目前Micro LED微显示技术在业内尚未形成统一的量产方案,其外延材料、像素器件、工艺制程、驱动架构及光学引擎等多个核心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挖掘突破。
鉴于此,实验室将超滑工程中心Micro LED微显示芯片关键技术研发团队的若干发明专利形成的专利包,作价几千万元投资入股到深圳某公司,实现了产业化。该专利包对多个技术问题提出了创新性解决方案,涵盖Micro LED微显示芯片设计制造的大部分领域,建立了较完整的技术体系。专利包在注入企业后的一年内,便推动新一代小体积、高亮度、低功耗产品成功落地,目前已投入市场并拿下亿元级的大订单,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对AR/VR行业而言,这是第一次系统性突破了微显示芯片的行业瓶颈,同时也将促进我国Micro LED微显示技术的发展,加速“虚实融合、万物互联”新时代的到来。
广东科技:请您详细解释一下知识产权作价投资的具体过程。
徐志丹:季华实验室已经形成了一条从科研项目到产出专利成果、成立孵化公司、专利成果作价投资入股到孵化公司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完整路径。知识产权作价投资的具体过程如下。
一是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季华实验室聚焦 Micro LED 微显示芯片设计制造核心问题,通过调研走访、行业研讨等方式与深圳某公司深度对接。针对其产线升级需求,从专利库中筛选出“一种 Micro LED 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等17件覆盖显示面板制作、微显示芯片阵列制作等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确保技术方案与企业实际需求高度匹配。
二是完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双方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多维度评估,其中,《专利评估报告》量化专利技术壁垒与市场价值,《股东权益评估报告》测算专利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潜力,《尽职调查报告》明确技术产业化风险。3项报告构建“技术-商业-风险”评估框架,为17件专利作价5021.7万元提供科学依据。